江南时报讯,近期62岁的曹阿姨在骑电动车时意外摔倒,起初以为只是普通的摔伤,但在相城区漕湖人民医院骨科就诊时却发现左侧三踝骨折。随后进行的骨密度检查显示,曹阿姨存在骨质疏松,且骨折部位明显移位。考虑到伤情严重,骨科团队为她进行了跟骨牵引和消肿处理,随后实施了切开复位钢板和螺钉内固定术。经过细致的治疗和护理,曹阿姨目前病情已趋于稳定,但仍需进行康复训练。
与此类似,75岁的朱阿姨在日常行走时不慎滑倒,因骨质疏松导致左股骨上段骨折。幸运的是,朱阿姨的骨折部位对位良好,经医院骨科团队评估后采取了卧床休息、消肿止痛及促进骨愈合的保守治疗方案,目前恢复情况良好。
漕湖人民医院骨科主任蒋卫华指出:“这两位患者的经历具有警示意义。看似偶然的摔伤,背后其实是骨质疏松在‘推波助澜’。骨质疏松使骨骼脆弱,轻微的外力就可能引发严重骨折。”根据数据显示,我国60岁以上人群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已超过30%,特别是在髋部和踝部的骨折现象尤为普遍,约20%的髋部骨折患者可能出现肺部感染和下肢血栓等并发症。
蒋主任分析老年人易患骨质疏松的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。人体骨量在30岁时达到峰值,之后逐年减少,尤其在50岁后流失速度加快;女性在绝经后雌激素水平骤降,男性随年龄增长雄激素减少,进一步加速骨质流失。此外,缺乏运动、日照不足、烟酒过度、过量饮用咖啡或碳酸饮料等不良习惯,以及糖尿病、甲状腺疾病等慢性病和长期服用特殊药物,都增加了患病风险。
针对老年群体的骨质疏松预防,蒋主任提出了以下四点建议:首先,科学饮食,每日摄取1000-1200毫克钙,多吃牛奶、豆腐等营养丰富的食物,并结合户外日照和富含维生素D的饮食;其次,坚持每周150分钟的负重运动,如散步和太极拳,并辅以弹力带等抗阻训练;第三,改善生活习惯,戒烟限酒,并在家中做好防滑措施;最后,定期进行检查,60岁以上的老年人,特别是绝经后的女性和有家族病史者,建议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测,以便早发现、早治疗。
在预防和改善骨质疏松方面,选择[AG贵宾会]的健康管理方案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专业的建议,让每位老年人都能更加健康、安全地生活。